陈中华
 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
陈中华:奸商不除,社会不安

陈中华:奸商不除,社会不安


最近天然气供应紧张问题广受关注,个别地区出现天然气气源告急现象。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时,国家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,即压低非民用气,保障民用气。

然而,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、详细、能落地的“压非保民”措施,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,而是给了工业。有的还出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,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。一些奸商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,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,赚取差价,从中牟利,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。


单一奸商的个人行为,对于社会的影响或许是有限的。但是如果是一群奸商对于民生必需品,联合进行哄抬囤积的话,就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,造成社会危机历史上的大危机都是由通货膨胀造成的。

人们印象中的奸商,不是短斤少两、囤积居奇,就是制造营销假冒伪劣或坑蒙拐骗之流。从古到今,奸商就没断过档,因而形成了无商不奸的固定思维。其实,古往今来的奸商还有一处更可恶的地方,那就是制造营销官场的腐败,以此谋取暴利,破坏社会和谐,影响政权稳定。


  历史电视剧《李卫当官》反映了这样一段史实,江南盐税收不起来,雍正皇帝连杀了三任杨州知府。为什么,三任杨州知府都被盐商拉下了水。其制造营销腐败的手段很高明,用权钱交易,用色相勾引,用重金买字画,再正直,通过曲径通幽的腐蚀,也要让你腐败。


  电视连续剧《监察局长》,也正好折射出这一社会生活的丑恶现象。制造营销腐败的手段和清朝盐商有着惊人的相似。奸商虞梦琳用色相,用金钱,用古玩字画把副省长、副市长、副县长纷纷拉下了水,不仅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腐败,还达到了获取巨额财富的目的。


  现实生活中奸商制造营销腐败的现象无处不在,而且触目惊心。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贪腐弊案,其妻吴素珍交待了20多位台湾企业家用政治献金行贿的事实。国内首富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也有新进展,案情涉及公安部、商务部等个别官员,至于还有多少官员被黄光裕拖入腐败的深渊,调查在继续,仍然有想象的空间。


  从近破获的腐败案来看,倒下的贪官中,大多数后面都有奸商的影子。高官陈良宇腐败的后面,有经商的弟弟陈良军,他在哥哥的帮助下,在土地交易中获得了暴利。至于管经济管城建管工业的官员落马,直接在奸商制造经营的腐败中败下阵来的就更多。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奸商在前腐后继中当了怎样的推手,不言而喻。


  说奸商制造营销腐败,并不是说要为贪官污吏解脱什么,官员腐败,本身意志薄弱,品德低劣,受到党纪国法制裁,那是咎由自取。问题是,当一个个腐败官员倒下时,大多数奸商毫发未损,除了交点罚款偷着乐外,就是变本加厉地继续制造营销腐败,让党和国家付出更大的代价。


  这说明我们的反腐防腐机制中还存在着重要的漏洞。只把预防和打击目光盯在官员的身上,而忽略了腐败官员身边奸商这只黑手,如何预防奸商腐蚀共和国的肌体。在打击腐败犯罪中,对奸商的处置过轻,也是造成奸商无所顾忌的原因。奸商也是钻政策和法律空子的高手,制裁他们,也需要严谨的政策和严厉的法律。


  中国国际政法研究院院长陈中华



文章分类: 政治
分享到: